如何让幼儿的游戏更具价值,游戏后的谈话分享至关重要。《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关键指标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和拓展幼儿。那么,教师如何组织一场高水平、有效的游戏后谈话分享活动呢?杭州市贾家弄幼儿园贾家弄园区的大班年级组,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关键要点,开启了一场以“游戏分享中教师的回应与支持策略”为主题的深度研修之旅,聚焦大班节气游戏后的分享,力求为幼儿的节气游戏体验注入新活力。

走进现场“精把脉”

春日的暖阳洒进大一班的“乐宝养生馆”,一场别开生面的游戏后分享正在这里悄然展开。施老师带领幼儿来到乐宝养生馆,在回顾重温游戏现场同时,借助问题链,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尝试与思考,为游戏的优化出谋划策,而施老师则在一旁耐心倾听、适时引导,精准地把握着每个教育契机。

在观摩的过程中,年级组的老师发现,施老师的问题链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从而使得孩子们的回应也更具针对性,为游戏的推进做好了铺垫。

问题链

幼儿回应

问题1:谁去乐宝养生馆体验了?感觉怎么样?

幼1:超级舒服,3个区块我都去体验了,好喜欢。

幼2:足疗区只能坐2位顾客,地方太小了。

问题2:手疗和足疗怎样才能分开一点,让空间变得更大更宽敞?

幼1:手疗需要矮桌不能动,把足疗换个地方。

幼2:换到通道上,通道很宽。

问题3:桌板收起后空间变大了,足疗所需要的椅子和脸盆可以怎么摆放?

幼1:背对着墙排成一排,可以容纳狠多很多顾客。

幼2:我觉得面对面好,顾客之间还能聊天呢。

幼3:面对面坐,还能把桌板放下来,吃吃小点心呦。

问题4:你们规划下,这里大概可以坐几个客人?如果容纳不下,可以往哪里延伸?

幼1:最多坐5-6个人。

幼2:太挤没法按摩了,要空一点。3-4个人就好了。

幼3:往旁边转弯就可以坐很多人。

问题5:除了场地,哪里需要调整?

幼:他们都说我可以当优秀员工。

问题6:谁能成为乐宝养生馆的优秀员工?为什么?我们可以设定哪些评选条件?

幼1:顾客都夸我们。

幼2:一直坚持工作,不怕累。

幼3:按摩技术也很棒,大家都喜欢。

幼4:很热情。

解锁动态“精准匙”

“游戏后的谈话分享活动”在多数教师眼中,更多地被预设为简单的“梳理问题和提升经验”。然而,在大一班的这场分享现场,施老师却为大家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特别关注“实地情境中的动态支持”,这种别具一格的“实地诊断—共同协商—即时调整”支持策略,让年级组的老师眼前一亮。在分享过程中,施老师化身“现场探究陪伴者”,与幼儿一同沉浸在真实的游戏情境之中。当幼儿为空间划分争论不休时,她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幼儿自己去尝试不同的划分方式,观察怎样才能空间最大化;当空间拓宽后,施老师又引导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足疗材料——脸盆和椅子怎样摆放更加合适。如此一来,让教师支持的“现场感”扑面而来,这不再是隔着屏幕的抽象指导,而是与幼儿心灵相通、同频共振的深度陪伴,它能让支持策略真正贴合幼儿的游戏需求。

拓展回应“精施策”

随着研修的深入,年级组老师深刻意识到,以往依据固定目标设计游戏分享的方式已难以满足幼儿日益丰富的游戏体验。必须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精准捕捉游戏瞬间,灵活调整策略,方能为幼儿的游戏之旅保驾护航。因此,我们可以从回应要点和组织实施引导方向两大方面出发。回应要点可着重围绕“捕捉闪光点、聚焦矛盾点、诠释未知点”三大板块内容,而组织实施引导则建议从“鼓励幼儿说自己的事、引导幼儿弄懂别人的事、创设机会有话大家说”等角度入手。

此次研修为本年级组教师的游戏分享注入了鲜活的理念。后续,我们大班年级组将持续跟进游戏后的分享环节,为教师们搭建成长的平台,鼓励他们在日常教学中精心打磨,让回应支持策略落地生根,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沃土。

撰稿人:张振英

审核人:朱芬芳

杭州市贾家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