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0年9月,李珍霞老师在6000多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百佳语文教师”
去年9月,杭州育新高级中学校园里来了一位超“大牌”的语文老师,名叫李珍霞。她从教38年,桃李早已满天下,获得的荣誉更是不计其数。
2010年9月,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首届百佳语文教师评选活动暨特色语文示范校评选活动中,李珍霞老师在6000余名语文教师的参评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百佳语文教师”。
在那次参评的6000余篇论文中,有4篇文章选入大会手册,李老师的题为《新课程下语文课人文精神的内化研究》文章列为首位。
李老师获得的省级以上的荣誉有很多: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全国百佳语文教师
全国高中语文能力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全国教改先进个人
中国中语会课堂研究中心研究员
《语言文字报》教研员
中华语文网“名师博客”讲座教师
华樾高中语文主题学习专家编委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理事
省师德先进个人、省课改先进个人
省优秀课题主持人、省科研(课题研究)骨干教师
省市优秀中青年专家、省学科带头人
……
02 在育新高中,她教了2个高三班,还带了2个高徒,甘愿做了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
让人没想到的是,2024年9月,李珍霞老师正式入职了杭州育新高级中学。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她这次到育新既不是“顾问”的形式,也不是“专家”的形式,更不是纯乎博眼球的“挂名名师”的形式,而是实实在在当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
和其他语文老师一样,她教了二个高三班,一个是4班,一个是7班。一样的备课,一样的上课,一样的辅导,一样的批改,一样的早晚自习,一样的教学考核。
与其他语文教师不一样的,她还带起了两个高徒,一个是办公室副主任、语文老师吴雪,一个是语文教研组长王国燕。这两个老师本身都已很成熟很优秀,只是名师在侧,近水楼台,她们想从李老师处学一点提升自己。学校把她俩的意愿告诉了李老师,李老师欣然接受,毫无保留地予以了“传与教”。
问起她,为何拒绝了外面诸多名校的邀请,而选择了育新高中,且做起了普通的语文老师。
她倒很实诚,说出了她的心里话。她说:“对育新,我不陌生。前几年,每学期都来听听课,与语文老师共同探讨过一些问题。时间长了,对学校也比较了解了。我觉得育新高中有四点让我印象深刻:第一,规模虽不大,但办学理念很前沿,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发展奠基”的理念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管理井然有序,部门严谨高效,落实到位,是真正在扎扎实实在办教育。第二,学校领导不论是情怀还是格局都令人敬佩,老师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学生的阳光向上更是让人对教育充满信心。第三,教学教研方面工作规划严谨,计划周到,不论是宏观,还是细节都抓得很实,一丝不苟,这是我在其他学校很少见到的。第四,师徒结对工作认真务实,不走过场,作为‘徒弟’谦虚好学。这说明育新的教师队伍素质良好,作风优良,已经站在了现代化学校的高度,完全能够胜任为学生未来发展领航的重任。”
李老师再三强调,她说的不是客气话。她觉得她的选择很正确,感到自己又活力满满,踏上了新的征程。
03 两个班级的学生如此评价她:唇齿间绽成满堂莲华,随手拈来的典故总在恰当时机叩响我们的心扉
去年9月,刚跨入高三大门,高三(4)班和高三(7)班的学生发现语文老师换了,且还是一个特大牌的老师,感觉敬畏交加,有一种“高山仰止,战战兢兢”的味道。
几堂课下来,心头的紧张感舒缓开了,课堂笑声多了。现在再问他们,对李老师是好评如潮。归纳一下他们对李老师的课堂的评价,可以用一句很文艺很古典的话来概括:
学生凝神屏息间,忽见晦涩文字在先生唇齿间绽成满堂莲华,方知何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师者风范。先生随手拈来的典故总在恰当时机叩响少年心扉,仿佛千年文脉汩汩流淌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
高三(7)班刘嘉裕:她擅长打破教室的空间限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晦涩难懂的诗词。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典故激发我们的听课兴趣。在讲解《项脊轩志》的时候,她特意在“庭有枇杷树”处停顿,彷佛整个教室浮动着若有若无的枇杷树,让人联想。她用诗意的目光将平凡的教室变成了文学的伊甸园。
高三(4)班孔敏哲:李老师的知识面特别广,每次讲课时都能拓展,延伸出很多知识。她的课堂一点也不枯燥,她就像是我们的朋友,在课堂上平等地与我们对话和开玩笑,课堂顿时变得活力四射。
高三(7)班郑周琰:李老师上课幽默诙谐,通常以最近发生的日常的事件为点,由点及面地涉及到语文所蕴含的知识。在文学常识、成语和文言文的讲解中,能挖掘其背后隐藏的丰富的历史事件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记住知识点,时刻接受着中华文化的熏陶。
高三(4)班李佳锦:李老师的知识面很丰富,她的课堂有种语文课和历史课相结合的感觉。语文和历史的海洋使原本充满文字的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意义,称她为语文老师中的“历史学家”一点也不过分。
高三(7)班赵雨欣:我踏进李老师的办公室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苹果茶香味,与她带着可爱的儿化音的低声细语一样柔软,幽默风趣和认真严谨的态度之下,她对学生、对工作、对生活也充满了柔软的诗意,像是揭开余温微凉的茶壶,用小小的茶盏,饮下一口,就像品尝到李老师教学的茶香味。
高三(4)班孔灵康:每当有人泄气的时候,李老师会用成语勉励学生,她更会用历史典故、古今诗词、生活素材、名人名言、新闻报道、歌曲歌词来丰富我们的写作内涵,汲取从中的力量。一位幽默风趣的语言大师每天都在给我们带来一场属于成语的听觉盛宴。
04 两个高徒如此评价她:博闻强识和行云流水
吴雪老师:李老师学科素养非常高,专业知识非常扎实。她博闻强识,诗词歌赋,文化常识,她总能旁征博引,且课堂语言富有诗意。无论是单篇教学,还是大单元设计,她总是能站在较高的维度,提纲挈领,又富于创新性地构思,我们难以望其项背。
王国燕老师:李老师授课如行云流水,知识深广又通俗易懂。她为人谦和,可亲可近。面对我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她都会详细的开解我,从未有丝毫的不耐烦,还鼓励我放开手脚,大胆的尝试。她的真诚与宽容让我对教育意义有了新的审视。
▲吴雪老师(左)、王国燕老师(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