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探索之路上,“玩·美工作室”于2025年4月11日开启了以“环境创设中的取舍之道”为主题的研修之旅。本次活动由刘彦菁和张倩雯老师主持,工作室成员们齐聚一堂,通过经验分享、理论学习与研讨交流,共同探索如何在环境创设中实现科学取舍,为幼儿打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
从实践困惑中寻“热点”
研修伊始,工作室成员们围绕日常环境创设中的困惑展开热烈讨论。小班教师陶晓虹分享了在“留白”环境创设中的迷茫:小班幼儿面对留白空间时的无从下手,让她不禁反思是留白方式不当,还是引导方法欠佳。叶丽清老师则对留白环境的更新频率和方式感到困惑,担心频繁更新会让幼儿失去熟悉感,而长期不变又会缺乏吸引力。张倩雯老师从艺术创作中的“留白”引申到幼儿园环境创设,思考如何在繁复装饰与简洁留白之间找到平衡。傅雯静老师关注大班幼儿的多元表征方式,探讨如何为幼儿提供更多样的表达机会。刘彦菁老师思考如何自然呈现幼儿参与的痕迹,让幼儿的作品以更丰富的方式呈现。汤旭珍老师则聚焦于如何激发幼儿对环境创设的持久兴趣,以及如何将教育理念巧妙融入环境设计中。这些困惑如同一个个“热点”,为本次研修指明了方向。
从深度研讨中定“思路”
在刘彦菁老师的引导下,成员们围绕这些困惑展开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环境创设不应是成人单向的布置,而应以幼儿的需求和兴趣为核心。过度装饰的环境可能会让幼儿感到压抑,而适当的留白则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讨论,成员们明确了在环境创设中应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合理取舍环境创设的元素,让环境真正成为幼儿学习和成长的伙伴。例如,可以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灵活调整留白的策略;以及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呈现幼儿的作品和学习过程。
从理论学习中找“方法”
理论学习环节为成员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刘彦菁老师为大家详细解读了沈颖洁老师的“力气花在刀刃上”讲座内容,深入剖析留白在环境创设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比过度装饰与留白环境的差异,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简洁的设计往往更能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
在本次研修中,“拱墅大脑”作为重要的学习平台,发挥了关键作用。成员们通过登录拱墅大脑,不仅能够获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案例,还能与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实时交流和讨论。在平台上,成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困惑和实践经验,同时也汲取了他人的智慧。例如,叶丽清老师在平台上找到了关于留白环境更新频率的优秀案例,为自己的实践提供了参考;傅雯静老师则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获得了更多关于多元表征方式的启发。通过“拱墅大脑”,工作室成员们实现了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协作的转变,进一步拓展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从学年规划中明“方向”
研修的最后阶段,刘彦菁老师介绍了本学年研修的重点方向,各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了三年个人规划。通过明确学年研修重点与个人规划方向,教师们能够将个人发展与团队研修紧密相连,使专业成长目标更清晰、路径更明确。这不仅有助于教师们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系统规划,还能提升团队的整体研修效果,为幼儿园环境创设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本次研修为起点,借助“拱墅大脑”这一强大平台,不断探索创新,为幼儿打造更加优质、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玩·美工作室”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有效解决了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困惑,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明确了学年研修方向。虽然当前环境创设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工作室成员正积极探索创新的创设路径。这一研修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也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展现了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成长环境创设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