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重大课题

“先习后学 习学并进:指向儿童智慧发展的学习方式研究”

结题鉴定会顺利举行

1.JPG

2018年1月24日,户外降温降雪,室内气氛热烈,专家、老师齐聚一堂,举行“先习后学 习学并进:指向儿童智慧发展的学习方式研究”课题结题鉴定会。该课题是2015年立项的杭州市第二届重大课题,研究历时近三年,现已进入结题总结阶段。研究导师浙大党委副书记周谷平教授,市教研室曹宝龙主任,市教科所俞晓东所长和沈美华副所长作为本次结题鉴定会专家出席活动,学校课题组主要成员、教研组长全程参与活动。

活动由学校教科室负责人俞念老师主持,首先是课题负责人金颖校长介绍课题的研究情况。她先播放了课题研究回顾片,呈现了我们三年以来走过的研究历程。然后,金校长从当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说起,从课题的概念思考、研究实践、研究成效以及研究思考四个方面做了清晰的介绍。

接下来大家走入“习学课堂“,观摩了袁艺匀老师和二(7)班小朋友合作的展示课《原来你是这样的丰子恺》。袁老师课前了解到,小朋友们对丰子恺爷爷很不熟悉,那怎么来学习他呢?袁老师布置了”先习任务“,让小朋友们通过各种方式多种途径走近丰子恺爷爷,去认识他、熟悉他,然后到课堂上大家一起来谈论他,学习他。本节课一开始就是交流分享大家的学习体验,稚嫩的表达、有趣的对话,教师即时反馈与点拨,不断丰富着小朋友的认识,促进他们的思考,”原来丰子恺爷爷是这样的哦!“最后,小朋友用丰子恺爷爷的方式表现了一个课间场景,有的画漫画、有的用打击乐、有的用文字描述,从小朋友的认真调皮的表情中看出他们对丰子恺有了自己的理解。

这节课是一堂学科整合课,课前多学科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呈现的是我们对“先习后学”学习方式的思考与实践,那么其他的老师又有怎样的经验与困惑呢?我们设计了互动环节 ,请教研组长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发表个人思考与实践,“这堂课与以往的课有什么最大的不同”、“先习后学在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实践中有不同的指向和操作,你们是如何考虑和实践的?”“对老师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他们从观课的数据分析,从自己的实践体验侃侃而谈,专家不时提问对话,气氛热烈,思维激荡,极大拓展了我们的思路,也引发了深刻的反思。

接下来,各位专家都肯定了本研究的价值,当下我们就是要将课堂作为主阵地,研究就是要落实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长寿桥小学提出的“先习后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变革范式。专家也肯定研究提出的三大原则(结构翻转、学生赋权、师生共同体)、研究工具的开发及运用(习学案、习学单、课堂观察量表)都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与推广意义。同时,专家也提出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概念的阐释还不够简洁清晰,研究成效还需进一步梳理呈现,最好能提炼出不同学科的实践范式等等。精准的判断、切实的建议、深入浅出的表述让大家对研究的理解又向前迈了一步,也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对今天的理解就是对未来的展望。“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课堂变革,长寿桥小学将一直去实践、去思考、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