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分析2017学年第一学期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提升,2018年3月17日下午,学校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全体老师参加此次会议。


首先,语数英科四位教研组长对上学期教学质量通过数据作了交流,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上学期教学质量的数据反馈;二是存在的不足;三是针对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语文教研组长陈林玉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落实,让语言习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多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等策略。 数学教研组长徐元昕老师提出数学教学要加强综合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教研组长赵燕萍老师提出在书写教学、语音教学以及四会单词句型训练等方面继续努力。科学教研组长余敏雅老师提出后期要用好实验室,认真准备科学实验仪器,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机会。加强教研组的团队合作,发挥团队的力量,让青年教师焕发的活力感染整个教研组。


接着,教学研究处陈金晶老师对四门主学科的教学质量做了系统的数据分析,通过中位数、标准差、标准分等几方面客观分析各年段、各班级、各学科的优势和不足。


最后,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评价部主任陈红霞老师为我们做了“实施多元评价 提升教学质量”主题发言。陈老师从区域、学校、学科三个层面,从横向、纵向;静态、动态;存量、变量多个视角分析我校近三年的教学质量情况。对于有进步的学科,陈老师给予大大的肯定;对于存在的不足,也通过图标作了直观的分析。


陈老师在讲座结束时对我们提出了四点对策与建议:夯实过程管理,推进教学常规落实;深化课堂变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深化校本教研,探索特色学科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陈老师希望学校以研究为核心,以研究为抓手,以研究为目的为抓手。在备课中关注“学习方式变革”“提升学习力”等学生的“学”。上课要重视变革学习方式。能根据学生学习起点;能关注每一位学生、给予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习兴趣;能开发学习资源,编制学科性校本课程。


你将来的高度,藏在你的态度里。新学期,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向课堂教学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