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事业
当了半辈子的老师,要想说的话很多很多。首先想说一下我的本行“戏曲”。
1999年,由于工作需要,充实学校师资队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学,我调入了下城区中北二小,为弘扬民族艺术,振兴京剧事业,必须从娃娃抓起,成立了我省唯一的一所京剧特色小学,教师的角色没转换,执教的肉容专设京剧,现在更名为长寿持京剧社,前设共有团员300余人,少儿京剧社由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浙江省文联、省戏剧家协会与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组建。目前,少儿京剧社的小演正是第四代,在省内外众多艺术家的关爱支持和直接培训下,便少儿京剧社的学员得到了规范的训练,历年来少儿京剧社团曾先设参加了全国、省、市各级接待,慰问、出访演出百余次,其中全国首届小梅花金奖一名,全国第二届星星火炬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获特金奖,全国第四届少儿京剧大奖赛二等奖、省小梅花金奖二名、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两次一等奖、省京剧票友大赛金奖,……各项荣誉累计40余次。
长寿桥小学少儿京剧社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并不断提高发展,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的及专业艺术家们的支持和关怀,更在于自身常年坚持不懈地有计划,有步骠地坚持教学培训和实演出,如每月两次通过校园电视广播向全校学生进行京剧讲座,教唱京剧,每周4次进行唱腔教学、形体训练、基本功练习等,从普及孝学中选拔苗子并给予锻炼和提高,重点培养。近五年来,在我精心指导下,先设排练了现代戏 段《智取威虎山》、《红灯记》、京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是一个中中国人》、《唱脸》、谱京剧大合唱《沙家浜》。
由于京剧社刚吸收进来的学生年龄较小,从零开始我手把手的教。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一个学生,名叫卓宁。卓宁一年纪就被我相中了,是因为他的浓眉大眼。当时小卓宁是个见了人就会脸红,寡言少语的孩子。他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演员吗?连孩子的爸爸妈妈也抱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奇迹就是发生了。卓宁是个福建娃,读准翘舌音对他来说非常困难。我并不急于让孩子机械的模仿。而是经常把卓宁叫到身边和他一起对唱、交流、游戏。潜移默化的帮助他纠正方音。同时我了解他好胜心强,模仿力强的特点。在训练中针对他的特长。经常一起看优秀的戏曲片段。当孩子产生了兴趣时,我不失时机的让他模仿片子中人物的样子,在镜子前哼几句。并且我也满怀激情的做着示范。然而更激发了他的表现欲。年仅8岁的孩子,在第二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比赛中获得金奖。
还有一个小姑娘,她个子特别小,但是声音特别亮。她就是陆子璇。唱京剧要有雄浑的底气,也就是“丹田之气”。而小子璇往往在唱到高音部分时会不自觉地踮起来,头也会不由自主地抬起来,并且脸胀的通红。调门更是到“邻居家”去了。内行的专家一听就知道这是气息不够导致的。因为陆子璇实在太“小”了,唱戏时气息一时供应不足。于是我耐心的把她叫到我面前,拿出已经5个已准备好的彩色气球,边吹着玩边练习气息。经过长达6个月的辅导,陆子璇也获得了全国比赛的特金奖。
我认为教师应该明白自己所讲内容。只有不断学习,夯实、加大专业知识的底座。通过读书看报、翻阅资料、上网浏览等方式了解本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从而保证个人的讲解该深就深,该浅就浅。在类比、举例时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教师教学还要多为学生着想,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明白。我总是把自己在备课时由不明白到明白的一些过程给学生讲。学生对教师怎样去认识、分析、验证教材内容的过程十分感兴趣——教师是怎样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教师也曾出过哪些偏差……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不是先知先觉的偶像,可望不可及,而是一个与自己一样,经常被问题缠绕的常人。经常与学生交流,不断使学生明白。
由此我觉得,只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心里有学生,总能把课教好。”我坚定自己的信念,只要你爱上自己的工作,只要你以一颗对教育事业炽热的心去爱学生,呵护他们,理解他们,你一定能成功!
座右铭:课上作学生的良师,课下作学生的益友。
周莉莉